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天文台長﹕一周兩黑雨不尋常

天文台長﹕一周兩黑雨不尋常


明報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不少港人趁暑假飛往外地旅遊,惟世界自然基金會 分析5855名港人的碳足印,指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量高達13.44噸,其中逾半來自航空飛行,而二氧化碳正是令氣候變化的元兇之一。早前本港暴雨連連,天文台 台長指自有黑雨警報以來,首次一周內兩發黑雨,形容氣候變化令氣溫上升及降雨量不穩定,到本世紀中,香港50年一遇的颱風將加密至每9年發生一次,呼籲港人實踐低碳生活。

天文台長李本瀅博士指出,氣候變化令本港經常發出酷熱警告,又指上月22日及28日均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是首次一周內兩發警告。他表示,香港海水水位過去50年上升約14厘米,而海水溫度亦上升0.5℃。

氣候倘續變 大颱風趨頻

李本瀅續稱,2008年造成大澳嚴重水浸的八號風球黑格比,以往是50年才一遇的天災,至今個世紀中期將每9年發生一次,他警告如氣候持續變化,世紀末時更會是每兩年一次,影響遍及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他指出,水位上升,潮漲時即使不刮風亦會水浸,呼籲港人現在便要改變生活模式,實踐低碳生活。

調查﹕港人均碳排13.44噸

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暖化 的主要溫室氣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指分析所得個人每平均碳排放量達13.44噸,較政府公布的6.7噸多,主要因為政府沒有計算航空飛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項目主管余遠騁博士表示,由香港來回倫敦 的航班碳排放量達5噸。調查亦顯示年齡愈大,碳排放量愈高,居於中西區、南區、灣仔等及從事市場推廣、廣告及公共關係的人碳排放量亦較高。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200名「正能量大使」,參與計劃後個人平均每年碳排放量由9.03噸減少超過兩噸。其中一名大使李燕霞表示會用手洗衣服,洗衣水再用以清潔 其他地方,又教家庭主婦可一邊煲湯、一邊蒸餸菜;另一名任職市場推廣的大使蔡詩慧則每天會「順手」幫其他同事關掉電腦屏幕,又指每星期有2至3次回家時,會由灣仔走路到跑馬地。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脆弱的法治

湯家驊﹕脆弱的法治


《明報》,2010年8月6日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常任大法官包致金侄女一案令全城嘩然,以致特區本已脆弱的法治再一次面臨嚴峻挑戰。被告背負極高的法政背景,任何人均應了解到她的敏感身分,然而整件案的處理竟然如此粗疏,實在難怪社會質疑執法者及司法機構有否偏袒權貴。回顧整個司法程序,無論從提出檢控、審訊過程,以至判刑從輕發落,皆有只許州官放火之嫌。

只許州官放火之嫌

先談檢控。被告逆線行車,釀成意外,沒有造成死傷已算是非常幸運。根據法院過往判例,理應因危險駕駛被檢控,但被告卻只被檢控為不小心駕駛,已是令人覺得執法者標準不一,引來不必要之猜疑。至於襲警行為,原先控方提出兩項檢控:一為在現場掌摑男警員,二為被告在帶返警署後再襲擊一名女警。這是兩項不同的犯罪行為,而因後者更不能單以情緒激動或醉酒作為解釋,表面上是較為嚴重的襲警行為。然而,在提出檢控時,控方卻只引用刑罰較輕的《警隊條例》 提出檢控,亦是引起猜疑的導火線。

到審訊期間,代表律政司的檢控官更在毫無解釋情下,放棄警署襲警的檢控,再一次引起偏幫權貴之懷疑。到主審法官罔顧先前兩次襲警及案情嚴重之事實而從輕發落,更將整件事件推至廣犯眾怒的層面。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警方、檢控官或主審法官有偏幫權貴或試求媚上之私心,亦無事實基礎去推測整件事是否出於自我審查。但事實是,案件已引發社會異口同聲質疑特區法律前是否人人平等、法治是否已面臨崩潰?從最表面的角度看,此案件最少突顯了執法人員及主審法官對維護法治原則之敏感度極之不足。不是說權貴之輩犯法應被加倍嚴懲,而是法治的精神是在法律前人人平等,彰顯公義更必須有目共睹。面對如此社會敏感人物,卻似乎每一步均行差踏錯,致令特區司法制度蒙羞,實在令人感到極為痛心。

社會對法治失去信心

判案後第2日,另一位富家子因偷車無牌醉駕、缺乏第三保險等5罪,亦被輕判150小時服務令,更即時引起社會強烈反彈,認定這是法律偏袒權貴之鐵證。面對如此嚴重之法治問題,焦點已不再單單是包大法官之侄女應得到什麼懲罰那麼簡單。律政司的當前責任,是盡快就本案提出上訴,給高級法庭一個機會去釋除社會之猜疑,為同類案件訂定清晰名確的原則和指引,令市民對法制重拾信心而非但求以簡易覆核程序草草了事。

當社會公開質疑司法制度之公正性,對法治失去信心,甚至失去尊重時,特區的法治便正面臨最嚴峻的考驗。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好好捍衛特區最為重要之核心價值,反而對之掉以輕心?整件事件之責任,又應由誰來負起?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商界爆八達通擁用戶購物詳細清單

商界爆八達通擁用戶購物詳細清單


《明報》,2010年7月30日




【明報專訊】八達通因被揭發出賣客戶個人資料如姓名、電話被炮轟,但本報發現,它能出賣更尷尬的私隱資料。有商界人士爆料,指八達通曾在部分零售商同意下,取得用戶購物詳細清單作市場分析,故市民曾用八達通買藥物甚至避孕套的私隱,都有可能落入八達通手中。

學者﹕避壟斷應學星洲

八達通對質疑昨未有回應。城大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鄭利明擔憂,由單一公司發行數百萬張個人八達通卡,不單是壟斷,亦是私隱危機,他呼籲盡快對違私隱者引入刑事檢控,以及仿效新加坡引入多張付款智能卡,以免全港市民衣食住行私隱,全集中在一間公司。

八達通日日賞泄用戶資料引起軒然大波,一名曾與八達通有商務合作的商界人士向本報爆料,稱八達通可提供數據,絕不限於日日賞購物積分紀錄及用戶姓名電話,而是數以百萬持個人八達通市民的生活習慣及消費模式。

分析用戶消費模式

該人士表示,有八達通職員披露,可在徵得合作商戶同意下,把客戶在連鎖零售店的購物清單與八達通個人資料背景結合,以找出哪類客戶習慣購買哪些快銷商品,這類深度分析遠較一般客戶消費調查更準確。該八達通職員亦說,由於港鐵管理的屋苑多要求住戶使用個人八達通出入,加上公共交通也用八達通,故八達通公司可以掌握到港鐵屋苑居民起居作息時間和出入模式。

敏感交易宜用現金

鄭利明指出,若八達通真的能向商戶及屋苑取得購物清單及用戶出入紀錄,便是嚴重私隱問題,因若八達通擁有的卡主個人資料與商戶購物資料一旦結合,意味八達通可掌握市民購物私隱及上下班時間。他舉例說,市民在藥房購買什麼貨品(如藥物、避孕套)的資料若外泄,私隱問題尤其嚴重,他建議市民改用現金作敏感交易。

八達通可紀錄的私隱數量驚人,除了乘搭港鐵、巴士難逃八達通監察外,全港逾3000間商戶(食肆、超市及便利店)、180間學校、600個停車場的八達通系統,幾乎24小時監察用者起居行止。記者還發現,由於每部八達通讀卡機都有獨立編號,故若市民以八達通支付醫院或診所費用,八達通即可憑讀卡機位置,得悉用戶曾在哪裏看病的私隱。

港鐵﹕住戶資料不交八達通

對於早前有業主不滿部分港鐵屋苑的門禁系統,疑強制居民要用個人八達通卡出入,質疑是否涉私隱外泄。港鐵昨回應時堅稱,旗下23個使用八達通卡出入的屋苑,均容許住客使用非個人八達通卡,港鐵亦否認住戶出入資料會被傳送到八達通公司。

明報記者 陳志偉

潘小濤﹕為何國內撐粵語愈演愈烈?

潘小濤﹕為何國內撐粵語愈演愈烈?


《明報》,2010年7月30日

【明報專訊】廣州市政協委員紀可光月初向政府提案,要求廣州電視台的主要頻道,改用普通話廣播,一石激起千重浪,觸發大規模捍衛粵語運動。數以千計年輕人(有說逾2萬人),湧到地鐵江南西站出口集會,力挺廣州話;而廣東的幹部、傳媒及文化界名人,甚至廣州電視台高層,也或明或暗的力撐廣州話。廣州人為何反應如此激烈?這場廣州的保衛粵語運動,實與香港近年連串保育事件,密不可分。

語言文字具有社會控制功能

語言文字,從來都不是溝通工具那麼簡單,對政權而言,它具有重要的社會控制功能,是政治制度的主要組成。清朝思想家龔自珍曾有言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欲滅其國,先其史。」民間稍作改動,變成「欲滅其國,必先其史;欲誅其族,必先去其文化」。無論「史」,還是「文化」,都是一個族群集體回憶的主要載具,是其身分認同的泉源。因此,語言文字有深刻的政治烙印。香港70年代爭取中文合法地位的「中文運動」,就被詮釋為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行動。

建立政權後,推出新語言、新文化,同時重新修撰史書經典,目的不外乎再樹正統,炫耀新政權的蓋世功績、宣揚統治理念,並將各族群的集體記憶抹掉,古往今來,莫不如此。明朝修撰《永樂大典》、清朝花費大量精力編制《四庫全書》,秦始皇滅六國後,實施「書同文、車同軌」,蔣介石退守台灣後,全面推廣國語,封殺台語等,都有這方面的需要。當然,統一文字語言,對政令通行大有助益,還可大量減省施政成本。

中共建政後,同樣制訂了標準普通話,以及簡體漢字,並在全國推廣。不過,這種「推廣」,是帶有強制性質的行政指令,而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下,其效率或殺傷力,非常驚人。過去幾十年,全國「推普」,除了講普通話的人口激增,其強烈的排他性也成就了它的「纍纍碩果」。

少數民族語言瀕危

年前,國內40多名語言學家,聯名緊急呼籲保護瀕危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因為全國56個民族中,已發現的少數民族語言有120多種,但每一到兩年就消失一種。2007年中,國家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曾表示:「目前中國會說滿語的人已經不到100人!」滿族逾千萬人口,只有不足100人會說滿語,能書寫滿文者,全國更不足20人。百年前的滿清皇朝,滿文滿語還是官方文字語言,今天竟淪落至此!這些民族語言的衰落、消失,雖有環境、語言本身生命力等因素,但北京當局的語言政策,也該有一份「功勞」。

80年代是北京的少數民族政策最寬鬆時期,當時對新疆、西藏的宗教打壓力度最少,對少數民族的母語也比較寬容。而且,當時粵語隨香港電視劇及流行曲而大舉北伐,打下大片江山,當局對此也能容忍,而非今天那樣,連電視主持也禁講港台腔。近年,隨疆獨、藏獨轉趨活躍,北京的推普力度也不斷加強,甚至成為各級官員的政治任務。

廣州人深明,當局以政治力量去強推普通話的結果,意味粵語的生存空間很快會萎縮,最後變成「滿語」的翻版。他們對北京行政命令的威力,比香港人的體會深刻得多,危機感也大很多。而且,如果只是單純在廣州推廣普通話,大可增加一至多個普通話台,讓廣州電視台保留粵語頻道,這豈非兩全其美?但紀可光建議以普通話取代粵語廣播,則令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今日是廣州電視台,他朝會也可以「推普」為名,禁止電子傳媒使用粵語,屆時粵語的消忘也就指日可待了。正是這份擔憂,促成捍衛粵語運動。

當然,廣州市民反應如此激烈,還有更切身的現實因素。廣州經過30年的經濟起飛,到處都是新大樓、新屋苑,而舊建築早被拆得七七八八,舊社區也被得差不多了,今年初展開的廣州史上最大規模舊城改造,連最後一片集體記憶的淨土「西關一帶」,也不能倖免。大拆大建之後,廣州還是廣州嗎?廣州還剩下什麼呢?類似的拷問,香港的80後年輕人也曾悲鳴吶喊,更走上街頭,保衛天星碼頭、保護菜園村。

留住廣州文化 守護集體回憶

廣州城的消逝已無可挽回,而粵語也就成了留住廣州文化、守護集體回憶的孤燈殘燭、最後堡壘。此時此刻還不挺身而出?這種使命感、危機感,驅使廣州市民在強大專政壓力下,也不惜飛蛾撲火,燃燒自己去照亮南粵的大地,傳遞守衛粵語文化、傳承集體回憶的決心!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張炳良﹕實驗還是神話的終結?

張炳良﹕實驗還是神話的終結?


《明報》,2010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在7月17日的一期特稿中,《經濟學人》評論香港通過最低工資法,由此引伸至惋惜香港自由市場日受侵蝕,並慨嘆「偉大經濟實驗」(remarkable economic experiment)的終結。

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受人矚目的發展模式─持續經濟增長、低稅制、好福利,曾被自由市場派學者如佛利民(Milton Friedman)譽為古典資本主義的最後堡壘。《基本法》起草時也刻意要把港式資本主義(積極不干預主義)維持不變。

實情是,70年代末財政司夏鼎基(Philip Haddon-Cave)創立「積極不干預主義」一詞時,主要是對其前任郭伯偉(John Cowperthwaite)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作出修正,以彈性看待不干預主義,認為政府有責任基於社會考慮和維持公平而作出干預行動。故在「不干預主義」前冠以「積極」字眼。

70年代已開展干預性政策

早於70年代,港英政府已在多個領域開展干預性政策,以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如﹕免費教育、公共房屋、居屋計劃、興建過海隧道和地鐵、開發新市鎮、規管股票市場、成立工業等。70年代末成立工業多元化委員會、80年代初曾短期接管幾間面臨倒閉的私營銀行。

若說自由市場或不干預主義受到衝擊,則這從夏鼎基時起,從來如此,而非回歸後才突見的新現象。唯一不同者,乃港英時代的干預主要由官僚改良主義帶動,而特區的干預則多受外來政治和經濟因素所驅使。

殖民地官僚回應社會上對福利和公共服務的訴求,視乎公共財政的能力而作出務實的介入,不受主義或意識形態所左右(故不是什麼左或右的路線問題)。晚期的殖民地政府在規管和規劃上日趨積極,立法也較多,彭定康時期更為明顯。由於主要依賴土地收益而非正常稅收去支持基建與社會服務的擴展,甚或作出稅務寬免,因而也種下稅基日窄及坊間所謂「地產霸權」的問題。

不干預模式至90年代議會政治冒起,已走上無以為繼之路,當時的財政司麥高樂(Hamish Macleod)曾撰文說﹕積極不干預主義「已屬過時」(outlived its usefulness),須改行「共識資本主義」。97回歸後,特區政制一方面確立工商專業利益體制化的功能選舉,另一方面進行普羅代議的地區選舉,兩者合起來反加強各界對政府派發與干預的壓力。而且,自由市場本身無法克服其道德風險,因而在民情之勢下,政府最終得接受進行最低工資及公平競爭的立法。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及近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充分暴露了港式資本主義的局限與脆弱──全球及區域競爭當前,香港若不實行經濟轉型,只會日益空洞化。面對挑戰,香港不單要設法維持其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更要有效地與大珠三角融合,使取得較大的發展空間和經濟腹地,這在在要求政府起帶動和協調作用。政府也須增加對教育、培訓和基建的投放,並不斷提升香港的規管質素和相關法規。去年,政府在原來的四大支柱行業外,更提出開拓新的六大產業,可見,儘管並無正式產業政策之形,但是產業政策之實已呼之欲出。問題反是﹕現行的政府體制和政策思維,是否具備條件去行產業政策?

毋須緬懷過去不干預主義神話

演變轉型,反映任何面對政治與經濟衝擊的政府,所必須作出的角色調整與策略回應,乃務實的表現。人們不用以什麼放棄「自由市場」原則視之(按照一些美國智庫的評比,香港仍位列自由市場之首),也毋須慨嘆什麼偉大實驗的終結,或緬懷過去被高度簡化去塑造的不干預主義神話。

香港最大的挑戰,不在於延續已與時代脫節的教條迷思,而在於如何解決其結構性矛盾,及回應內外新變數,以在中國的市場社會主義下,維持其獨特而有活力的社會與經濟模式。這才是她在21世紀中須進行的實驗!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大浪西灣容僅冰山一角 發展保育平衡須全面審視

大浪西灣容僅冰山一角 發展保育平衡須全面審視


《明報》,2010年7月23日




【明報專訊】獲漁護署選為香港十大勝景之首的大浪西灣,被挖掘工程搞得滿目瘡痍,最使人氣憤者,是政府官員擺出一副無法可依的束手無策樣子。我們要求政府公開宣示大浪西灣是否值得保育,若認為不值得,現在官員的觀望取態,可以理解;若認為值得保育,則官員應該想辦法保護大浪西灣,使地主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知難而退,使這片市民至愛的後花園,不致再遭更多毒手而無法挽回。

若大浪西灣值得保育

政府應即出手勿蹉跎

大浪西灣榮膺十大勝景之首,其自然美景本來為700萬市民共有共享,魯連城先生以約2000萬元買入土地,然後大興土木,不但先破壞優美環境,就算正如村長所描述,魯先生不會在該處建豪宅,只會闢為高爾夫球場、建泳池、設置直升機坪、復修或重建6至7間祖屋作為私人度假屋或居所等。但本來是全港市民的後花園,卻成為富豪的玩樂場,所以,從保育以至公義而言,官員目前仰承鼻息的被動取態,不能接受。

魯連城先生購入的大浪西灣土地,確實並無納入《分區計劃大綱圖》或《發展審批地區圖》等法定圖則,就算有違例發展,因為無法可代,政府也無從制止,只能以《建築物條例》規管,阻止魯先生建屋。設若魯先生並不在該處興建豪宅,繼續現行工程,政府也無可奈何,他暫停工程是放棄開發該處、抑或緩兵之計?看來是後者居多,因為他已邀請環保人士會面,「希望可達至共同接受的解決方案」。面對魯先生的企圖心,政府應該怎樣應對?

13年前,港英政府管治香港還剩下不到3個月,鑑於有地產商欲發展大浪灣,末代港督彭定康為保護大浪灣美景,指示城規會將大浪灣《發展審批地區圖》刊憲,涵蓋約50公頃土地,把大部分土地劃為「保護區」或「具特殊科學價值發展」,只留下約7公頃土地作「鄉村式發展」用途。魯先生買入的,相信就是這7公頃的全部或部分土地。當日由彭定康拍板到刊憲,需時22日。(有關情,見今日本報A31「觀點版」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的文章)

近日,政府官員論及大浪西灣事態時,只強調因為未納入地區圖,以至無法可依的困境;但是據環保人士說,法例賦予政府緊急發布地區圖的權力,也有先例。2004年時的西貢深涌,亦不受地區圖規管,有傳發展商有意建高爾夫球場和低密度住宅,政府於2006年2月為該區的地區圖刊憲。政府官員對此權力,是否知之?若原本不知,現在知道了,政府會否據之以保護大浪西灣?

有政府官員認為,若現在提出為大浪西灣制訂《發展審批地區圖》,業主或許會與政府鬥快,在土地上造成更多既定事實,以逃避規管,換言之,或會使土地遭到更多破壞,使日後更難執法。官員的擔憂,不能說全無理據,但是政府現在宛如「束手待斃」,若魯先生一意孤行,還是可以「製造現有用途」。我們認為,若政府認為大浪西灣美景值得保護,應該一方面提出地區圖議案,交由城規會緊急討論通過刊憲;另一方面則以行政措施,禁止工程車進出西灣沙灘,避免出現西灣再遭破壞的局面。

另外,漁護署今年6月得知該處有發展,曾派員到場了解樹木被砍伐情,然後轉告地政總署,古蹟辦曾在該處作考古調查,按既定機制,當局應該把情立即通報古蹟辦,但是據知古蹟辦當時並未收到通報。由於涉及保護考古遺址,制止西灣的工程,顯得更為必要。關於此事,我們認為並無空間讓政府及官員繼續觀望、蹉跎,只有採取果斷手段,把大浪西灣全面保護起來的迫切。

全面審視鄉郊私人土地

徹底尋求發展保育平衡

近年,新界許多土地,與大浪西灣命運相似,不少原來風景優美地區,成為傾倒泥頭之地,或是橫七豎八地擺放貨櫃,有些植物則被「杜死」,使得原本蒼翠青的新界,顯得雜亂無章,其中南生圍原來的漁米寶地,現在泥頭處處,其「溶溶爛爛」慘狀,使人慘不忍睹。

現在全港郊野公園內、或「邊皮」鄉郊私人土地,約佔全港土地面積1%至2%,都不受發展審批地區圖規管,政府難以執法。這是政策失誤的結果,政府難辭其咎。有建議以公帑全部收購這些土地,是否恰當,值得商榷;但是政府不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該全面審視這些土地,哪些可以發展,哪些不能發展,必須保育,開列清單,把情攤在陽光下,讓大家知所遵行,才是徹底解決問題之道,也才真正體現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的精髓,而非被官員就「發展不力,保育不嚴」的卸責開脫借口。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父母溺愛 港童多患公主病 中學生需家人助洗頭

父母溺愛 港童多患公主病 中學生需家人助洗頭



《明報》,2010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時下港人太重視物質生活,導致不少港童患上「公主病」、「王子病」,要人服侍和不能自理,有心理學家更接觸一個學生個案,甚至到升中學時仍不懂得自己洗頭,需要家人幫忙。她認為香港「小公主」愈來愈多,當中多歸咎於現今家長過分愛惜,令小朋友未能學習自理,凡事找人幫忙。

低自理能力EQ抗逆能力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表示,她沒有客觀統計,但憑其經驗估計約三成小朋友有「公主病」特徵,包括「三低」特徵,包括自理能力低、情緒商數(EQ)低及抗逆能力低。

鄒凱詩表示,曾有一名升中學生不懂得自己洗頭,每次都要父親幫忙,「若碰上父親離境工作,他寧願這段期間不洗頭」。她認為,家長若希望改善小孩的「公主病」,要先調教自己的思想,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不能凡事幫小朋友,放手讓他們試,「適當時亦要吩咐他們做家務,讓他們從中學習,才能得以成長」。

香港持續培訓中心兒童培訓高級總監梁鍾秀惠則建議家長,嘗試不要聘請工人,讓小孩學懂獨立:「工人不會幫你訓練他們獨立,我寧願調校好時間,與另一半輪流看管小孩。」

梁太有一名4歲兒子,她表示,兒子一次向丈夫說「我好激氣,我嬲到就爆啦」,她坦言覺得小朋友用「爆」字很粗俗,但她沒有為此責罵兒子,「我反而會耐心向他解釋,這樣跟爸爸說話沒禮貌」。她認為,家長不糾正小朋友的言行,往往導致小孩愈來愈無禮。

專家籲勿請工人

她說,即使小朋友做錯事,亦不要責罵,要有耐性地跟他講道理,而家長亦要以身作則,適當處理情緒,作為小朋友的榜樣。她建議家長與小朋友一起上管理情緒課堂,學習管理自己情緒,遇有不開心就要互相分享。

今年12歲的呂安兒將升讀中一,個子小小的不像中學生,其外婆張太形容她為名副其實的「公主」:「她最喜歡在家玩公主遊戲,經常要求工人為她斟茶遞水,又不懂打領帶和綁鞋帶。」張太認為,小朋友應該學懂自己綁鞋帶,但直言「連工人也懶得綁,所以買黏貼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