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遺書 瞓棺材 見證撒骨灰
彭美芳 《明報》,2010-07-06
「死亡」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忌諱而拒絕多談,但卻是新高中通識科的「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單元中,須學習理解的課程內容。有社工和學校舉辦殯儀導賞,讓高中生展開一天的「死亡之旅」,包括親身躺於密封棺材及見證撒骨灰儀式,助學生了解生命意義。
明報記者彭美芳
聖雅各福群會聯同方舟生命教育館,昨日與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通識科合辦「吾生悟死」生命探索之旅,讓30 多名中四學生親身體會「死亡」。聖雅各福群會企業拓展高級經理李玉芝坦言,這類活動不受歡迎,找學校推廣生死教育不容易。今次與友好學校合作後會再檢討,望強化學生面對逆境的能力,明白要珍惜生命。
學生對死亡改觀
學生的一整天「死亡之旅」,首先早上到文武廟參觀長生祿位,在長生店了解中西棺木特色和新款西式高級靈車等。中午往柴灣歌連臣角墳場參加一名獨居老翁的撒骨灰儀式。下午往馬灣「寫遺書」及「試瞓棺材」,中四生程子津昨經歷7 小時的死亡旅程,表示心中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 自從祖母逝世後,每逢走過長生店、遇見靈車等會驚慌。去年11 月祖父因病離世,籌備喪禮令她逐漸了解死亡。程子津說: 「以前我覺得死了,靈魂永遠被困在靈位中。但今次活動讓我了解撒骨灰於海上或花園,可隨風飄散。爺爺在病痛中離世,我想在通識科獨立專題研習中,以人離世前及死亡為題,中六寫成專題報告。」
副校「瞓棺材」爭家長信任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副校長劉崇詩表示,為了爭取家長信任, 她身先士卒「試瞓棺材」,為讓家長了解,更先後發出兩封家長信解釋活動目的。
她又指出,本來可安排學生嘗試為先人撒骨灰,但最終因家長忌諱而作罷。
今年9 月將是新高中實施第二年,該批學生在9 月升讀中五後,便須在畢業前完成專題探究一份1500 至3000 字的報告。劉崇詩表示, 今次「吾生悟死」活動按通識科中個人成長(欣賞生命)及人際關係(珍惜生命中最重的人)課程內容而設,該校同時為學生舉行其他禁毒和歷史建築等可作為專題探究的題材,以供學生自由選擇。
透過戶外活動了解生死,不單能學生更加明白死亡,也能同時增加學生對此方面的興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