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誰?」、「我認為我是誰?」
自我概念(Self concept),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描述和了解。這個描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通過與周遭環境的互動,不斷更新對自己的看法。這個過程需要回答幾個很基本的問題。首先,從最基本的層次來說,自我概念就是自己要回答「我是誰?」、「我認為我是誰?」的問題。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發問這兩條問題,但有機會回答時,我們通常從外表、性格、能力、職位、社經地位、身分等方面入手,以各方面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二)「別人認為我是誰?」、「我想別人認為我是誰?」
但要完全了解自己是誰,可不能單靠自己列出自己各方面的情況。這是因為我們有不同的盲點,往往連自己也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所以早在百多年前,美國社會學家顧里(Cooley)提出鏡中自我理論(Looking Glass Self),即我們把別人當成一面鏡子,用這面鏡子來「看」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並想像在別人的眼中,究竟是如何看自己的,漸漸了解自己究竟是誰。換句話說,我們在回答「別人認為我是誰?」的問題。當然,我們亦會根據別人給我們的反應和回饋,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使自己屬意的一面呈現在別人眼中。這就像回答「我想別人認為我是誰?」的問題。
(三)「我想成為誰?」、「別人想我成為誰?」
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ogers)在五十年代提出更完整的自我概念理論,他指出我們有真實的我(Real Self),即現實世界中的自我,具相當程度的穩定性;但另一方面,我們每個人還有一個理想的我(Ideal Self),即是「我所希望成為的我」。我們平日未必覺察「理想的我」的存在,但當我們告訴別人「我想跟姚明一樣高」、「我希望像愛因斯坦般聰明」等等的時候,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將心目中的自己描繪出來。所以「理想的我」只存在於我們的腦海內,當中可能包括天馬行空的特性,未必能在現實世界中達到,而且極容易受別人所影響,加以調整。但總的來說,當「真實的我」和「理想的我」相符合或接近時,我們會對自己感到滿意,自我形象較健康。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較高。
(四)自尊
心理學家Higgins於九十年代進一步指出這個評價的意義。他認為我們的自尊是由「真實的我」和「理想的我」的差距來定義。當兩者有巨大差距時,我們會因達不到理想的我而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例如失望、不滿等,對自己的評價較低,所以自尊較低。但如果兩者差距不大,我們會認為自己正在做自己最希望做的事,成為自己最希望成為的人,更容易產生正面的情緒,如感到滿意、感到有能力等,所以自尊較高。當然,我們可能會適當調整「理想的我」,以致自己能更容易達成,避免自己經常落在充滿無力感的層次。總的來說,自我概念是對自己各方面的了解和描述,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以致最終成為一個滿有自信,擁有高自尊的人。
資料來源︰http://edu.singtao.com/lib/article/article_detail.asp?id=6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