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汝樺:建居屋無助抑樓價
《明報》,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15:10
運輸及房屋局 長鄭汝樺 在報章撰文指出,復建居屋未能平抑樓價,無法解決目前住屋問題。
她在《信報》撰文指出,政府有責任令市民居者有其所,但要政府提出政策和資源,促成市民置業,必須基於強力理據和廣泛共識。現時國際金融波動,隨時影響本港的資金流動和利息走向,迅速影響樓價走勢,置業意味增加個人或家庭的負擔和風險,個人及政府都要慎而重之,不宜妄動搖擺。
她指出,政府明白市民置業或有助社會建立歸屬感,但不適宜由政府提供誘因。她舉例說,確實不時有報道指出,一些收入不太高的市民,包括一些畢業二、三年的年輕人,月賺約一萬元,無法「上車」,購置一個200萬元的居住單位。但她指出,置業向來都是人生大事,是要經過多年辛勤工作,努力儲蓄到足夠的首期,才可實現願望。
鄭汝樺指出,居屋在升市時對整體樓價未能起平抑作用,復建後引起的問題卻不少。她認為,政府現時增加土地供應及提高市場透明度等措施,能令樓市健康平穩發展,才合乎市民基本利益。
(即時新聞)
復建居屋未能平抑樓價,無法解決目前住屋問題。
回覆刪除這是沒錯的。增加土地供應及提高市場透明度才是辦法。這也沒有錯。可是增加土地供應,拍賣出去的全是私人樓,很貴。畢業二、三年的年輕人,月賺約一萬元,無法「上車」。多供應居屋,他們才能上車。
我聼城市論壇說,深水埔以前最貧窮的舊樓,拆了改建成三十多層的住宅,樓价竟然是九千五百元一尺。拍賣給發展商,發展商一定會好好利用。好好利用也就是用盡辦法,令利潤增加。他們會建設市民夠錢買的樓?抑或投資者炒的樓?
所以,復建居屋未能平抑樓價,無法解決目前住屋問題,但可改善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