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Spin 真人 Show

Spin 真人 Show

林天悟 May 10, 2010 信報 P14



身為傳媒人,看到日前發生的「雙曾羅生門」事件不禁會心微笑,皆因所有情節都似曾相識,那不就是在傳媒界每天都發生的「Spin真人Show」嗎?據報章報道,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與十名泛民議員會面期間,雙方在「互不引述」下,曾鈺成「自爆」特首曾蔭權曾游說他投票支持政改,並指不用辭去立法會主席職務,其中《明報》強調有四名泛民議員證實有關說法,但「雙曾」事後卻強烈否認,而李卓人則公開堅稱「無聽錯」,令事件謎團重重。

「羅生門」故事中總有人說謊,到底是兩位姓曾的人士是在狡辯,抑或是泛民議員聽覺有問題,真相留待各方考究。僅在此提醒各方,兩位曾先生都是玩文字遊戲的超級高手,一定明白「游說」與「施壓」是兩種意思;「明暗」跟「暗示」亦完全不同;至於「討論」和「勸說」又是兩碼子的事。所以各位同業發問時,記着要跟主角們咬文嚼字,把一切弄個清楚。

操控翌日見報內容

如果爆料的泛民議員所說屬實,再把事作套進傳媒的日常運作中,情況就如政府要推銷政策,於是派高官或要員相約友好記者相聚,閒談間說到一些「不可具名引述」的言論,然後讓記者在媒體中發表。這是一種退可攻、退可守的spin形式,既能測試市民反應,一旦民意反彈,官方的說法是:「有關傳言毫無事實根據,我們深表遺憾。」有行家甚至遇過一種情況,某高官在聚會上「親切」引導報章記者的「思考方向」,到晚上還向他或其上司來個「溫馨提示」的來電,務求能操控翌日見報的內容。

假如報道效果與官方預測相差太遠,同一位高官就站到鏡頭前,聲色俱厲地把傳媒的說法完全否認,變臉技巧之高超令人佩服。這時候一般記者都會選擇啞忍,因為就算揭穿了「資料來源」,讀者都未必會相信,反而質疑為何不作具名報道?是不是甘願變成官方的傳聲筒?最嚴重的後結更會賠上機構的公信力。

另外,能出席聚會的行家多是與官方關係良好,這種事件被視為是「忠誠度」測試,啞忍者將他朝大有機會受到「放料」厚待。何況政府無論承認抑或否認,事隔一天又是另一樁新聞了。因此,部分行家看着兩位「德高望重」的曾先生在「否認再否認」,再想到平日自己的遭遇,心裏隱隱然有一種快感。

傳媒容易退讓

近日浸淫於英國大選的行家語不驚人死不休:「政府官員或政黨行spin政策,其實是好事。」他解釋,只有在有新聞自由的地區或國家,才有spin媒體這回事,若出版及廣播事業受到政府控制,官方只會實施「行政指令」等強硬政策,毋須派人與傳媒打交道。但是,香港這種近乎赤裸裸地左右報道方向的spin方式,仍屬於極低層次,亦顯示傳媒容易在專業操守中退讓,逐漸成為親政府、親權貴的一方。

在英美德等西方國家,政府機構或政黨亦會對媒體進行游說及打關係等工作,但無論是總統、首相抑或皇室,任何人都不敢明目強瞻地左右媒體的報道內容,否則其行為反而會成為頭條新聞。其中美國的《權利法案》第一條,即憲法的第一修正案開宗明義去保障國民的言論自由,歷史上曾有總統或有勢力人士想挑戰此法案,均沒有好下場。最著名的例子是前總統尼克遜無法阻止《華盛頓郵報》發表的「水門事件」系列,還被揭發一連串不恰當事件,最終宣布辭職。

在真正有言論自由的國家,媒體毋須「顧全大局」(最新說法是「顧全大陸」),最重要是專注新聞是否屬實,正如一位資深前輩說:「如何收拾殘局,那是政府的事。」以這個標準來看,香港有些傳媒機構似乎遠未達標,而內地的媒體更是全面受到政府監控,禁忌的界線也愈來愈多,作為新聞從業員,實在不無可悲。

內地新聞界其中一個禁忌密碼就是「災難寶寶」,還有兩天就是汶川大地震兩周年,而昨天則是母親節,許多行家憶起那些淒慘孩子都戚戚然:毒奶粉、毒疫苗、豆腐渣工程……把一批批未來社會棟樑摧毁了。

近年,紅爆內地網絡的作家韓寒在博客貼出文章《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的興》,內容觸及界線而迅速被「河蟹」掉,但網民已瘋狂轉貼,再也禁不住了。文中談及近期國內發生五宗校園兇案,「相信在很多想報復社會的人心中,去幼兒園小學殺人成為了一種時尚」、「這些殺人事件的產生很大原因是這個社會不公正,不公平」。

內地官方壓媒體

韓寒發現,泰州幼兒園殺人事件發生後,當地報章的頭版是大字標題的「泰州近日三喜臨門」,滿心歡喜地介紹地方的成就,而慘劇消息就被壓住,「這些孩子們生不逢時,死更不逢時」。韓寒總結政府處理類似事件的「七步曲」:「吃飯喝酒到一半,出事了—隱瞞,隔離,撤媒體,發禁令,發通稿,賠錢,火化—繼續吃飯喝酒」。七步曲奏出和諧的歌舞昇平景象,背後卻滿是血和淚的控訴,只是聲音永不能外傳。

去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各大傳媒均早早派記者到當地做特備節目,焦點集中於災後重建進度和豆腐渣問題,做出不少具深度的系列報道。當時行家已被政府人員監視,採訪車長期被跟蹤,受訪者遭受打壓,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連發言的權利都被剝奪。

過去一年,調查豆腐渣工程的維權人士紛紛被捕、判刑或迫害,本港媒體則對川震紀念興趣大減,而當地政府則嚴防境外記者到來採訪,除了一些官方安排活動外,記者當然千方百計與地震死亡的學童家長會面。

但是,地震周年前夕,地方官員以一對一方式,一邊利誘威迫恐嚇,另邊全天候「陪伴」不聽話的學童家庭,以免他們接受採訪。而家長之間亦有「無間道」,暗裏向當局通報記者的行蹤。喪親家庭受到斯對待,天國的孩子看到這種情境,會希望父母堅持抗爭抑或做個活得舒適的順民呢?請國家領導來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