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中大有關社會和諧的 民意調查閱後感

劉兆佳﹕中大有關社會和諧的 民意調查閱後感


《明報》,2010年4月10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王卓祺教授最近發表了一份圍繞社會和諧的問卷調查報告,頗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尤其是關注到香港能否維持社會安定的問題。

過去20多年來,各方面特別是學術界就社會公平、社會矛盾及社會穩定等問題進行了不少的調查和研究,顯示社會人士對這些問題的重視。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內部亦就這些問題進行了頻密的研究與分析,並不斷尋求應對之道。事實上,特區政府對香港的社會安定情高度關注。

印證四個重要觀察

大量的調查研究其實都印證了幾個重要觀察。

第一,市民的社會不滿程度持續增加,儘管滿意現狀的人仍比不滿的人為多。

第二,較多人仍視香港為一個公平社會,但認為它是一個不公平社會的人在上升之中。

第三,愈來愈多人覺得香港的社會矛盾不斷增加,尤其是階級矛盾(勞資、管理階層與非管理階層、大財團與小市民、僱主與僱員、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矛盾)、政治矛盾(社會上與議會內的種種鬥爭)及官民之間的矛盾。

第四,引起社會不滿的原因主要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官商勾結」的觀感、對香港經濟前景擔憂、對政府的施政及作風不滿、中產不穩及憂慮、對政制發展不滿、對發展方式的意見分歧、青年人出路困難、向上社會流動機會不足、個人期望與客觀現實脫節等等。部分原因乃結構性和歷史性的。


社會不滿累積自然地會導致社會摩擦、對抗和鬥爭的增加。近一兩年來一些較為激烈言論和行動抬頭,引起市民的關注,擔心有蔓延的趨勢。雖然多數人仍然表示不擔心香港會出現社會不安定的情,然而王教授的調查中的一項發現卻引起部分市民的憂慮。調查發現有25.9%的被訪者同意「只有用激烈的手法才可以使政府回應你的訴求」。有個別報章以此為據,認為香港瀕臨暴動或動盪的危機。

特區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絕對有理由認真和密切關注香港的社會安定,但認為香港現在面對暴亂的威脅卻明顯是言過其實。即使王教授的調查亦發現了大部分市民認同以「大家各讓一步,求同存異」的方法去處理個人及社會的問題,而市民心目中的激烈行動其實包括了不少的非暴力言行。大量調查發現,市民絕對不認同、亦不容忍暴力行為,即使是語言暴力亦受到社會人士的相當限制。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市民仍然視社會安定為最重要的東西,任何「暴亂」的行動必會受到公眾的制裁。

社會缺乏共識 形成「坐困愁城」感覺

的而且確,香港正面對社會矛盾激化的局面。多年來社會各界提出了不少應對之道,當中包括稅制改革(增加稅率的累進度、開徵資產增值稅、向有錢人加稅等)、改變土地房屋政策(例如恢復賣地、復建居屋、加建公屋)等、增加經濟增長點、扶持傳統產業、加快民主化步伐、改善政府施政及作風、增加社會福利和服務等等。然而,社會各界一方面關注社會矛盾及安定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卻對各種應對之方缺乏共識,因而形成了一種「坐困愁城」的感覺。政府和社會各方面迫切需要就一些重大社會問題開展廣泛討論,共同尋求紓緩社會矛盾之道。畢竟,除了政改問題之外,困擾香港的其他重大問題不少,其重要性亦不比政改問題為低,亦與政改問題無必然聯繫。

(按﹕小題及重點黑體為編者所加)

作者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20 則留言:

  1. 25.9%的被訪者同意「只有用激烈的手法才可以使政府回應你的訴求」。表示政府唔多理市民訴求.
    和我覺得應該要令社會有共識,政府應該用多一方式來收集市民意見,例如開設多一些論擅

    Ms1-v (19)

    回覆刪除
  2. 香港政府實在不聆听市民訴求,而且常常出現只有講,沒有做的情況出現,引起紛爭,而且,亦有階級歧視出現。政府應慎重檢討一下巿民的答案(香港能否維持社會安定的問題。)趁現在好好改善,以防到達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ms1Y(20)

    回覆刪除
  3. 其實,我認爲香港社會的矛盾真的是越來越嚴重,就像之前有"高鐡事件",引起不同年代的人的爭吵;最近的,就有最低工資的水平的爭吵、以及功能組別、"五區公投"等等,這些事情包括經濟、社會、政治很多方面的事情。
    但至於有25.9%的被訪者同意「只有用激烈的手法才可以使政府回應你的訴求」,我卻認爲使用"激烈的手法"也是沒用的,好像在泰國,"紅衫軍"多次使用"激烈的手法"逼總理阿披實落台,但現在阿披實也不會理他們的訴求,堅持不下台。我相信香港市民"激烈的手法"不會像泰國那麽恐怖,我相信香港政府會回應,但會不會答應他們的訴求,就是另一回事。

    MS1T(23)

    回覆刪除
  4. 我非常同意民意調查閱後感我認為引起社會不滿的原因主要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和對香港經濟前景擔憂。
    MS1V (13)

    回覆刪除
  5. 我認為現在的香港不和諧因為市民對政府有很多不滿,政府要 了解民意,然後作出改善。

    回覆刪除
  6. 社會存在著不同背景,不同需要的人,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茅盾這詞似乎是沒法達到雙方滿意的地步。但可否用些其他方法舒緩雙方的不滿呢?例如再增加政府透明度,政府多花時間了解市民意見並作出合理的解釋,說明難處等等。令氣氛“和平”點。這也有助“一人讓一步”。

    MS1Y (14)

    回覆刪除
  7.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8. 其實香港總體上還算是公平、開放且自由的社會,比起很多地方來說實在好多了。雖然香港社會矛盾逐漸增加,而且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樓價、教育、貧富懸殊等,但我們的資源不缺乏,政治制度雖然還有改善空間,但是不像北韓等極權國家,我們還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用激烈的手法使政府回應你的訴求」並非有效方法,更可能深化社會矛盾,影響社會治安,破壞社會和諧。大部份市民認可的「大家各讓一步,求同存異」方法可行性似乎比較高。市民若想要求政府先讓步,我們就必須達成基本共識,相互讓步和配合。但是倘若我們不肯互相讓步而堅持己見,就無法達成基本共識,如何叫政府讓步?

    社會的深層次矛盾發展到這個地步的確無法完全消除,但是只要雙方作出讓步,似乎還有減少的可能。

    MS1I 12 (補上)

    回覆刪除
  9. 我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存在著有不同意見的人是很正常的。就是因为有这些不同的意見,社会才能进步,而政府则是融合这些意见的重要人物。政府必须聆听市民的需求,从而做出与市民相互配合的政策。

    MS1Y (25)

    回覆刪除
  10. 我認為社會矛盾是一個沒完沒了,解決不到的問題。當社會上同時存在兩個人或以上的時候,便有可能產生意見分歧。政府的决策若要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或跟隨所有人的意願,根本是沒有可能的事。

    若實行“大家各讓一步,求同存異”的方法去處理問題的話,要求市民每一次都“忍耐”,終有一天會出現所謂的“爆煲”,高鐵事件便是一個例子了。八十後的年青人顯現出不單是就對高鐵事件政府施政的不滿,而是一個社會矛盾。

    若要符合所有人的意願,每次公投便是解决方法,但會很麻煩。所以我認為在某程度上共產主義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MS1I (22)

    回覆刪除
  11. 香港人民對於社會體系和政策的變化相當敏感,例如對官民矛盾、階級矛盾和政治矛盾,都各持己見——有利有弊。
    利在於,香港人民在社會中的參與性比世界中的其他極權國家或共產主義國家人民的參與性要高,更能監督政府運作,對創造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做出實質的貢獻。
    弊在於,隨著政府近年來的政策愈加不合人意——其中諸如太親中、置民意于不顧等——,政府官員和人民的矛盾也就愈深。有四分之一的被訪者認為只有用激烈的手法才能解決問題,我認為這是可怕的,并由此體現出香港人民對政府的忍耐度已經離極限越來越近。這樣下去雖應不至於像泰國一樣爆發政治戰爭,可對香港社會持久的和諧必是有害。
    我個人對兩方觀點都不甚贊同。可是說到底,作為市民而言,怎樣改善政策並不是市民說的算得——市民有權說,有權抗議,可就像高鐵事件一樣,政府不聽也沒辦法。現在部份香港人能做的事,是打消使用極端手法解決問題的念頭,聚集聲音,用和平的手法嘗試解決不滿的問題。

    回覆刪除
  12. 市民的要求愈來愈高,政府也感到壓力,表現下降,市民的生活素質也下降。導致不滿愈來愈多
    MS1V (11)

    回覆刪除
  1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引起眾多市民不滿,再加上政府甚少聆聽市民的需求,使兩方缺乏溝通,越來越多的市民對政府不滿,甚至開始尋求激烈的手法要求政府響應,不禁令人憂慮香港的社會前景是否在朝向一個暴力、動亂的趨勢發展。越來越多的抗爭、遊行令人切身感到一種不安寧,也使市民的生活素質下降。我認為,在現階段上,政府應多些與市民溝通,瞭解他們的訴求,並想辦法解決,從而改善人們對於「用激烈的手法使政府回應你的訴求」的錯誤認識;另外,政府也應提高在處理相關事務方面的透明度,令人們在接受之前有一定的過渡,不至於反抗的如此激烈,且這樣有助於大家集思廣益商討使兩方都較為滿意的對策....

    MS1V (21)

    回覆刪除
  14. 我認為政府根本不願聽取市民的意見,令市民們很失望。若果政府想改善,他們應多多瞭解民意。

    MS1T(31) 阮卓琳

    回覆刪除
  15. 我認為香港人不滿的地方大多圍繞經濟為主, 其次是不平等.
    經濟方面主要是貧富差距和經濟發展.
    貧富差距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解決, 我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加重稅, 好像澳洲, 你越賺多錢, 就越要交更多稅, 相反賺較少錢的人就付較少的, 然後把稅用在社會福利上面, 除了減少貧富差距, 還能減少低收入人士負擔.
    不平等問題, 我認為平機會應多主動幫助, 不是要等到別人求助才幫忙, 因為有很多人覺得麻煩或是不知道有此組織, 所以平機會應主動點和多宣傳. 此外, 在法例上應該再加強, 保障他們.

    S4L (18)

    回覆刪除
  16. 在香港,貧富懸殊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而且差距隨著時間越來越大,我認爲就是貧富懸殊讓到社會越來越不和諧。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解決社會上很多問題和矛盾。政府也應該聆聽市民的聲音,市民快樂之餘政府也更加了解民意和知道怎麽樣改善。

    MS1Y (22)

    回覆刪除
  17. 如果政府坐視不理香港的貧富懸殊日趨嚴重的話,香港將由「坐困愁城」變成「坐困危城」。政府應及早作出措施,了解民意及增加社會的福利。

    MS1_R (10)

    回覆刪除
  18. 香港社會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各階層都有不同意見,階級矛盾日趨嚴重…

    回覆刪除
  19. 我同意民意調查閱後感,大家對香港好像越來越多不滿,其實政府有很多東西可以改善,好像是聽取市民的意見....etc 而且香港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政府也應想辦法解決的.
    MS1T(1)

    回覆刪除
  20. 而家香港人對政制及普選問題不太關心
    政府施政不理民意有關, 貧富懸殊, 利益輸送傾斜才是最大問題

    當然如果政府施政繼續不滯, 政制及普選問題便會被突顯出來成為核心問題
    ms1e 1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