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編輯由誰自主?

編輯由誰自主?

林天悟 《信報》,2010年6月28日

過去十天以來,特區政壇風雲色變,議會內各自歸邊,印證了「政治一天都嫌多」的至理名言。這一課除了該寫進香港的政壇歷史,亦為本地傳媒添上新一頁。

政改方案表決前夕,行家留意到全港社論口徑統一,對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方案全面唱好,同行「慨嘆」(絕不是喜悅)這大概是繼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屈指可數的罕見景象。對於這種難得一見的「和諧」場面,有記者在網上貼出當年《文匯報》「痛心疾首!」的天窗社論,以表達沉重的心情。

報章社論一面倒

那股沉重的氣氛不是源自反對或贊成政改方案,而是這個議題直到表決一刻,社會上仍存在極大爭議,立法會內亦有不同聲音。但作為輿論喉舌之一的報章社論,觀點卻是如此一面倒。行家們恐懼的是失去多元化的表達渠道,令最寶貴的言論自由淪落。

因為政改,近日行內的撕裂情況也和議會內差不多激烈。民間智慧都說,有兩種話題最易令人反目,一是追捧明星偶像,你的?模和他的港姐,因價值觀和品味不同就會吵至臉紅耳熱;另一種當然是政治話題,不同政見者碰面,說多幾句就會擦出真火花。

上周立法會辯論政改方案期間,會場內外聚集了數十名記者,大家不免要為政改表態,支持者仿如官員及民主黨員上身,發表「政治是妥協的藝術,要講數才能起錨」的論調;反對者則痛斥民主黨「轉軚叩頭跪低,出賣選民」,結果愈吵愈激,甚至不歡而散。

據知,不少政治組記者都傾向支持民主黨方案,因為覺得以理想主義抗爭下去,只會永遠陷入僵局,倒不如破釜沈舟博一鋪,先走一步再算。政治記者與許多議員熟稔,有較多時間了解他們的想法,加上那個圈子必須靠關係「收風」採訪,行家之間對政治取態反而較開放,很少因政見不同而鬧翻,較容易接受妥協方案。反觀其他組別的記者則反應更激烈,而且大部分都反對政改方案,有人更特意下班後到立法會支持反政改行動。

幸好,分歧意見因為世界盃和民主大報「轉軚」事件而得到緩衝,大家終於找到共同話題。是的,上周行內焦點依然落在民主大報身上,大家對當中謎團作極多揣測,但均莫衷一是。最弔詭的是,同一集團的周刊竟公然報道民主大報「轉軚」,更刊出幾篇不同口徑的社論作對比,又向報社的總編輯追問反應,結果是「拒絕回應」。

周刊大報做法添疑竇

行內眾所周知,該周刊一向以狠辣觀點見稱,原有總編輯數月前因病退下,肥老闆遂請來前總編輯「沙膽虹」出山坐鎮,並即時採用「強政勵治」的手法重手整頓,更大開殺戒解僱了一些記者,一時間令編輯部風聲鶴唳。

該周刊與民主大報屬獨立運作,雙方關係與其說是「兄弟」,倒不如形容作「對手」更貼切。由於行內流傳民主大報是受到最高層指示而改變方向,理論上周刊亦應受到同樣「照顧」,但那篇報道卻造成「左手打右手」的效果,令事件更添疑竇。行家都說,如果碰到肥老闆,一定要當面問個明白。

無論起錨、拋錨還是轉軚,船上人必然最受影響。傳媒機構常說「編輯自主」,到底是誰在自主呢?當面對傳媒機構取向改變,或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時,記者可以怎樣呢?這段日子裏,再次聽前輩說及「亞視六君子」事件,或許可以作為時空交錯的借鑑。

八九年六四事件永遠是上一代傳媒人的傷口,因為慘劇尚未平反,傷處至今仍在淌血。亞視新聞部當年和全港傳媒一樣,對六四是鐵板一樣般硬淨,不少記者採訪時均身穿黑衣或在臂上縛上黑紗以示悼念。但事隔五年,即一九九四年,亞視購入西班牙電視台拍攝的《八九天安門事件》六四紀錄片,卻遭管理層禁播,新聞部六名資深員工憤而辭職。

事件引起社會極大迴響,亞視管理層最終讓步准許播出有關片段,但六人堅持離開,該四男兩女前輩,自此被新聞界尊稱為「六君子」。對於辭職的理由,六君子曾對傳媒說過:「若香港傳媒沒有編輯自主,就沒法捍衛新聞自由,恐怕對社會不好。」事隔多年,《明報》於○五年訪問了「六君子」之一、已經退休的潘福炎,行文間懷緬舊時壯志,潘福炎沒有後悔離開亞視的決定,卻以老記者的敏銳眼光察覺到社會價值觀早已轉變。他談及以當時社會對六四事件的反應,新聞工作者面對大是大非時,辭職是很自然的事,「那時社會氣氛、經濟情況不同,我肯定會找到工作。如果換了今日,辭職三年也找不到工作,我或者會後悔!」他表示,離開亞視後,即有六份工作爭着聘用他,更有老闆表示欣賞其勇氣。但換了時勢,潘福炎亦明白熱血的衝動雖然激壯,但並不是最好的做法,當年如果嘗試向管理層作進一步爭取,更可能締造雙贏局面;而換了今天,若有記者因為六四觀點不同而辭職,「恐怕沒有老闆敢聘用你」。

要向祖國「起錨」

說白了吧?明白了嗎?當年亞視管理層之所以退讓,是要顧及電視台的公信力和公眾形象,當外界壓力夠大才能迫出這一步。原來編輯自主權最終是在老闆手中,而不是員工的骨氣裏。六四的時勢迫出了六君子,但今天縱使再有六君子的高尚情操,集體職辭亦不會有那種氣勢,結果應驗的不是「捍衛了新聞自由」,而是「三年也找不到工作」,成本大高,風險太大,還是悶聲發小財吧﹗經此一役,遂明白到這不能說誰不夠勇氣或者誰的錯,當社會不再欣賞理想主義的抗爭,當高官林瑞麟在政改「贏到開巷」(鄭家富語),仍不忘以仇恨態度挑釁反政改的議員和公眾人士時,當曾蔭權、高官和親政府人士忘我地高呼「勝利」時,正好顯示出政府正帶頭失格,各大小老闆自然要緊隨,傳媒隨之而行就是生存之道。

畢竟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或者在十三億中國人民心目中,「搵食權」永遠排在第一位。啊,經過這十天,香港傳媒終於要向祖國「起錨」了!

2 則留言:

  1. 寫社論者,都是“打工仔”,為保飯碗,只能這樣做。他們寫的每一樣東西,都關係着報章立場,不可凴自己意見寫。我想,這是報章的選擇、傳媒的選擇,我們也只好尊重這決定了。至於受害者,我認爲全香港市民都是。報章的服務質素、市民所能享受到的服務,堵塞了表達意見的渠道,寫社論者的心情,......

    回覆刪除
  2. 政治記者與許多議員熟稔,靠關係「收風」採訪, 使政治記者對个別議員有偏見/偏愛, 加上自以為掌握「內幕消息」, 往往只重视小圈子膠論, 對人不對事, 輕視民眾觀点.

    傳媒經常把政黨言行當成政治的全部, 其實民意才是重点. 除非他們不用參加直選, 否則還是要面對選民, 到時民意會反映出來 這就是民主制度的核心. 但政治記者往往太视小圈子「內幕消息」, 忘記了民意才是根本.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