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特首,我不明白

特首,我不明白

《明報》,2009年11月25日

作者﹕杜耀明、馮偉華、陳竟明、黃志偉、關信基、鄭宇碩、陳清僑、陳家洛





保留功能組別不變+擴大政治特權=增強「民主成分」嗎?

2006年,我們為了爭取2012年雙普選,並且希望為香港帶來第一個有競爭、有得揀的特首選舉,於是我們這一班高等教育界的朋友,都參加了同年的選委會選舉,最後亦得到界別選民的支持,成為選委。

當年,曾蔭權當選特首之後,曾經承諾會在任內提出終極普選方案,並且「會做好呢份工」。他在2007年3月就說過:「無論如何這個普選問題不要交給我下手去做,2012 年前一定要解決問題……我所講的方案有3樣東西,設計、路線圖、時間表……尤其今次,大家香港一齊都要玩一鋪勁的。」他又在2007年10月重申:「而且我競選時曾說過,現在我重複再說一次,我在任內全面徹底解決雙普選問題,我想沒有一個承諾比這更重要。」

言猶在耳,日前,政府公布了《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的諮詢文件,政府表明不會提出取消功能組別的路線圖,也不會對現有的功能組別建議作任何改動。政府不向市民承諾最終取消所有功能組別,也不承諾特首選舉不加入篩選程序,根本沒法令我們看清楚政府的方案怎樣過渡到真正民主。

讓幾百名區議員互選6名立法會議員,製造出一個超級選舉團。把地區直選議員和區議員互選說成有同等的選民基礎,是偷換概念的把戲。開設新的功能議席,是倒退的做法。特首,你怎可以指鹿為馬,硬要把這說成是「增強了民主成分」呢?

今日,我們這群高教界的選委,對曾蔭權未有兌現選舉承諾表示極度失望,我們宣布將辭去選舉委員會委員的身分,藉此重申香港市民爭取民主的決心,以及取消功能組別、落實真普選的強烈訴求。

在此,我們呼籲香港每一位市民在未來3個月的諮詢期,務必積極表態,告訴特區政府香港人對民主有強烈訴求!

作者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高等教育界)委員



思考問題

你們認為政改方案有沒有增強民主成份?

7 則留言:

  1. 我覺得政改方案可以算有增強民主成份,只不過程度不大。區議員來做立法會議員也好的,至少他們是由區的選民選出。這比功能組別更民主,因爲在大部分情況下,功能組別的選民少過區的。當然我也對政改方案不滿意。因爲增強民主成份的幅度不大。

    回覆刪除
  2. 如要增強民主成份,必定要搞普選。政改方案只是兜大圈的方案。
    当然,普選亦有麻烦的地方,但那也比现在好。

    Matthew Lam Cheuk Hin
    MS1Y 16

    回覆刪除
  3. 保留功能組別不變+擴大政治特權=增強「民主成分」嗎?我認爲各人對此事的看法也有機會不同。我認為,如政府不先收集市民的意見,即使改了方案,也不可能符合市民的需求。所以我認爲即使改了方案,也未必代表增強了民主成分。文中呼籲我們要對民主有強烈訴求,這個我認為是必要的。因為有批評,意見,才會知道人民的實質需要,並作出改進,才會有進步。而且民主這方面,不是說政府一人能把它做好,而是要先知道市民的訴求,才能有效地令政府制定有效的方案,增強民主成分。

    MS1Y 謝梓珊 (32)

    回覆刪除
  4. 保留功能組別不變+擴大政治特權=增強「民主成分」?

    回覆刪除
  5. 過度民主會令社會只向一邊倒,巿民只會爭取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问題。最後社會衰落。

    MS1V

    回覆刪除
  6. 一开始并沒有抱大的其望,現在只望他与民眾對話,了解民意,改善民生。

    回覆刪除
  7. 我不認爲政改方案增加了民主成分。如上文提到,方案在各個細節上,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之下忽略了民主,我也不必再次重復了。我認爲特首應該履行他的承諾,實現一個受各界認同的民主的普選制度,才可以受市民的支持,即使實行其他的政策也更加順暢。政府需要多接納市民的意見,也需要表明自己在各方面的立場,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同時讓市民更加容易在此基礎下表達自己的意見。
    我也挺認同HugzzL的立場,過度民主的確對社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正因爲如此,我們需要在社會穩定和民主之間取得平衡。就以普選一事為例,如今特首基本上是由選舉委員會上的少數市民選出來的,不能表達所有市民的意見,是不民主的。如果能實行普選,由於肯定有不同立場的人爭取成爲特首和參與選舉,例如為大局和位市民利益的,便能容納各方的意見,讓市民選出最好的一個,便不會出現“一面倒”的情況,也實現了民主。這便可以在兩方之間取得平衡。

    杜宏逸 MS1T 27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