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反對派攻擊功能組別不成理

反對派攻擊功能組別不成理

《文匯報》,2009-12-30] 古 雲

 反對派要行「五區總辭」,大肆攻擊功能組別選舉「不平等」。他們要求議會的議員產生方法都要公平,每議席代表的選民人數也要平等。現在功能團體組別議席代表選民人數,和分區直選議席所代表的選民人數,完全不對等,為民主起見,為平等起見,應立即取締功能團體組別的議席。這是一種掩眼法,扭曲了對於平等的理解,扭曲了憲制的設計。香港的公民意識、憲政觀念、公民教育仍未成熟,反對派這些說法,以偏概全,是對於不熟悉憲制和民主制度發展過程的普羅市民的誤導和欺騙。

美英兩院制並未符合普選的要求

 反對派言必美國和英國的民主制度,認為這兩個國家是民主的典範,值得推崇和借鏡,佩服得五體投地。偏偏這兩個國家,也不能實行所有議席代表的選民人數都相等,而且非常懸殊。以民主議會之母的英國為例,分上下議院運作,上議院的議員組成,一部分是世襲貴族議員,不必選舉產生,一部分是英女王委任(亦即是執政黨的黨魁委任),也不經過選舉產生。上議院一個議席的代表選民人數,和下議院議員所代表的選民人數,完全不成比例。以美國的參議院為例,美國的參議院共有一百名議員,每個州可以選出兩個議員,但美國每一個州的人口密度完全不一樣,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有三千三百多萬人口,人口最少的新罕布爾州只得一百二十萬人口。加州參議員代表一千六百多萬人,新州參議員代表六十萬人,相差27倍,每張選票的價值極為懸殊,這是否不平等?根據美國和英國的兩院選舉和產生制度,這兩個國家均已說得上沒有實現「政治和人權公約」有關普選的要求。


 按反對派的邏輯,他們應跑到美國和英國進行示威抗議,要求改變美國和英國的選舉投票制度,或策動所有的美英議員總辭,以發動美英群眾參加新民主運動。不過,美國和英國的選民一定會嘲笑李柱銘、黃毓民之流是「民主盲毛」,不懂得民主政治、民主政體。

 民主只不過是手段,其目標是使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幸福。一人一票的選舉往往由政客策動的選舉辯論議題所決定,挑動選民的情緒,選民由於一時的衝動,可能會贊成某些很極端偏激或短期有利的主張,而這些主張,似乎有道理,但一旦實行,就會觸動全局的利益,打破利益的平衡,衝擊整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原格局和秩序,使到全體人民長遠利益受到損失。舉一個例子:如議會選舉的時候,有一個政黨說,「本黨代表中下層人士謀利益,選民如果選我上台,我一定取消所有薪俸稅收,我還會給每一個家庭都派一間花園洋房」,另一個政黨不贊成這樣做。結果嘩眾取寵的政黨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而上台。這個國家的經濟和財政很快崩潰,最後是失業率高升,許多人民沒有飯吃,國家急劇衰落。

應理直氣壯支持功能組別選舉

 美英兩院制的整體設計,就是要防止短期行為的主張佔上風,所以要以兩院作為平衡的機制,有一些人代表了均衡參與的牽制力量,保證議會在考慮問題的時候,能夠避免民選議員一時的民粹主義衝動,拒絕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的利益,保障社會發展和政策的連貫性。民主的實踐,充滿了互相制衡的程序和安排,保障議員不能濫權,不憑情緒盲目做事,而是理智地廣博地吸取最廣泛意見施政。

 基本法制定的時候,本可以參考西方的兩院制,但是,由於香港不過是彈丸之地,實行兩院制,議員的人數太多,薪津費用高昂,又不利於高效率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作反應,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力,最後採取了最結合港情,既不浪費行政成本、又能有效運作的「功能組別制度和一會兩局的表決」體制。這個政制的優點,是為香港度身訂造,也尊重了香港均衡參與的歷史和成功經驗,確保各階層利益格局不受衝擊。所以,真誠熱愛香港的人,應該站出來理直氣壯地支持功能組別選舉,提出加強功能組別代表性和選民人數的辦法,推進香港民主。

2 則留言:

  1. 計算選民人數,香港的地區直選的選民人數和最少選民的金融界功能組別的選民人數相差七百多倍。誇張吧。比起美國的二十七倍,哪個更有代表性?究竟功能組別議員在社會中有代表性嗎?加強功能組別代表性和選民人數后就可解決問題嗎?我認爲最簡單而有用的辦法就是取消功能組別。

    *最少選民的金融界功能組別的選民人數:140
    香港的地區直選的選民人數:約100000

    回覆刪除
  2. 如果功能組別真的要發揮其讓各行各業發聲的功用的話,那麼其實就應徹底地每人兩票,一票地區,一票根據行業。儘管這不能顧及無職業的人/散工,但也比140人選一位議員好...

    P.S.:這文章為何抱著此觀點?看看報章名稱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