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智力」的迷思

「智力」的迷思

《明報》,2010年5月19日





【明報專訊】不少人相信,「智力」(intelligence)是決定「學業成績」(achievement)的重要因素,而智力是天生的,即上天給你多少,是沒法改變的事實,可以做的只是「將勤補拙」。新聞報道亦常提及,某某因意外傷及腦部,自此智力衰退,因此相信「智力」跟人腦的大小和內部結構有關。

腦袋的運作固然影響人的思維表現,可是,環境因素亦可以刺激大腦思維能力的發展。有人曾以老鼠作分組實驗,發現那些終日碰撞到玩具、阻礙物,在「複雜環境」(complex environments)長大的老鼠,比那些只關在小籠裡的老鼠,腦部視覺皮層細胞的「突觸形成」(synapse formation)次數多出25%,跑迷宮的成功率亦高出很多。

科學雖發展迅速,但至今仍未能解釋腦部結構和教育、學習、認知等活動的關係。然而,可相信的是,讓孩子處身於「要用腦」的學習環境,多接觸事物,在學業上經常得到「回饋」,有助「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不少學者(如Gardner、Sternberg)亦曾提出所謂「智力」亦非「單元」,人可以有不同方面的優勢(如運動、音樂等)。雖然如此,學校裡要「教」學生的東西大部分其實都是很「基本」的,都可以「學」得來的。只有在極度強調「天賦」和「競爭」的環境裡,例如幼稚園和小一竟要考「入學試」,又或像香港高考般把課程定在超高難度水平,人才會以為「智力」凌駕一切,並把失敗歸因於「生來愚魯,雖努力亦徒然」。其實上天並沒有給人愚蠢的腦袋,「以為自己很蠢」才是學習的最大心理障礙。

[龐永欣 pongdidit@gmail.com]

1 則留言:

  1. 就算你天生愚蠢,但是,經過多番努力,你就能像龜兔賽跑的龜贏了兔子,贏了能力強但懶惰的人。正所謂“勤有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