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從教師自殺事件到「生活素質」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有時是祝福,有時是詛咒
——從教師自殺事件到「生活素質」

《明報》,2010年5月2日





【明報專訊】黃志強由物理科老師轉型教通識,

是個實踐型的理想主義者﹕「我知道理想是什麼。」

或者說,他知道政府推行通識教育背後的理想,是要擴闊學生視野。

曾有將要考公開試的學生,蹺了其他課,為了聽他講課;

近年黃志強又應課程發展處的邀請,擔任借調教師,執行通識教育教師培訓計劃。

回顧25年教學生涯,有這成果,理應是值得鼓舞的。

提起這些事,可以微笑一下吧。

只見他面不改容,冷靜地說﹕「然而,學生成績,是會搖醒你的。」

可見他所追求的層次,不限於教育的藝術效果。

1993年,黃志強擔任香港華仁書院物理教師﹕「理科要的是絕對答案,教學模式當然也是相對單向的。」

1994年,政府開始推廣高補通識教育,邀請學校自願開科。

1996年,副校長向他提起這事,他認同。「在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這次轉型是個重大挑戰。這科目確是對學生好的,可提早接觸社會層面的事。」課程要求學校六選二﹕「人際關係」、「香港研究」、「今日中國」、「現代世界」、「環境教育」、「科學、科技與環境」。

「這與我以往所教的科目、所採用的教學法,剛好相反。它(課程)要求學生多發表意見。」這倒不難理解﹕我們不會期待一名教物理的教師,在實驗室裏要求學生觀察一壺快要煮沸的水然後提出有關水溫的意見。

冰島火山與美國牛排

畢竟,物理是自然科學,通識教育是社會科學。當年選教這個科目的學校少,政府投放資源方面自然少,互聯網又未普及,他也樂意鑽研課程,探索合適的教學法。他學過「輔導」,試過用生命教育來教通識的「人際關係」科,發現不行,「生命教育是協助學生認知自我,想想如何改變自己。通識科要求的是考生分析能力,用第三者角度判斷事情……學生的考試成績是會教訓你的。它會告訴我﹕老師,你錯了。始終成績會影響學生入大學的機會。那麼,我必須面對自己的良知……」他一度打算返回物理教師的崗位,曾想過放棄﹕「……那是害了學生的,我總不能……」幸而最終走對了路。於他而言,資源匱乏不是問題,反而教學方面的考慮更難﹕「學生思維的確明顯提高,可是成績卻不算穩定。我知道我將要調整教學方法。」

面對新學制的教師,問題將更複雜。

我充滿好奇﹕到底這是怎麼樣的教學方式?他是怎樣上課的?他根據新學制通識課程的單元名目,提到冰島火山爆發與美國牛排的關係(全球化)、北韓與伊朗核試(能源科技與環境)如何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為什麼部分國家願意將國寶放在上海世博展覽(現代中國)……議題既緊貼時事,又具創意,確是相當厲害的逆向思維。

我想到早前有教師自殺的事件。事件令人特別沉重,議員促請政府關注教師工作量問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則新聞看來比較敏感?如果做教材的話……」他考慮了一會,看來想到了什麼﹕「最重要是(那則時事)有沒有緊扣通識的概念,並有探討的價值。例如『生活技能』,便可緊扣『人際關係』,探討當事人面對什麼壓力,自我形象如何,遇到生活困難時,能如何解決。如果是『生活素質』,我們可以分析﹕這名老師的生活,是香港老師的典型生活嗎?到底現職教師的生活素質如何?他們所過的生活是怎樣的?生活素質可分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交的……這可緊扣『今日香港』。在香港這繁忙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到底犧牲了什麼生活素質?不過,這材料是否合適,讓我們可全面地探討香港生活素質?這就要由施教者自行判斷了。」

教師自殺與「公共衛生」

我還以為他會拒絕回答的,不料他竟可在轉瞬間便為時事教材歸類,並且再為它扣緊課程中的「公共衛生」。我忍不住反問﹕「公共衛生?」「據報道,死者曾接受精神治療,我們可以探討香港醫療制度。香港對這類(專業人士)的照顧是怎樣的呢?」我仍在摸索他的思路。「當然,這要看看(傳媒)資料是否足夠。如果真要根據有限的材料來分析,至少我們可將這宗時事列入那些單元。這未必可全面分析,至少你給我這道議題,施教者要立即『登』一聲﹕這議題可怎樣配合哪個單元。」可惜,時至截稿為止,我們暫時只能根據當事人丈夫單方面的說法為基礎,全部真相未明;要成為切實的教材,看來仍需一段時間。

教師有由學院及機構協助教育局編寫的教材示例、課程發展處安排的教師培訓等,支援非常充足。可是,為什麼仍有教師認為政府在資源分配方面可做更多?「通識是新高中的必修科之一,其實應可如中文科一樣,有獨立名義的津貼資助,不過因為現在奉行的『一筆過撥款』政策,通識沒有獨立名義,影響資源的多寡。而且,各校有自己的特殊環境,校內管理層怎樣分配,都有各自的決定。」為什麼通識教師希望獲得更多資源?「這牽涉通識科比較獨特的、探討議題的方向。例如用足球來探討『全球化』——這議題有趣,它有時是祝福,有時是詛咒。各科教師在授課前,都會為這議題蒐集資料;教育局示例不是沒有用處,坊間的通識教科書水平亦相當高,不過,要令學生提起興趣,都須經教師篩選和增補新材料。」如何篩選和增補材料以施教,恰是教師的專業之一。

發揮專業技能是需要時間的。通識科內容預計270課時,看似充足,卻可能仍未包括陸運會、主題講座、書展參觀之類佔據課時的活動。「中學的生態就是這樣。結果,我們可能只有230課時。備課時間呢?不是每間學校都能安排備課節。」我們可以推想﹕轉型施教通識的教師,既要兼顧本科新舊學制,又要理解和掌握通識課程,構思議題、篩選教材……「以我校為例﹕定一道測驗議題,也要花4個教節。」沒安排備課節的教師,則要運用其他時間備課。

漣漪效應

他回憶當時為這科目所花的精神和時間,覺得辛苦,覺得自己仍未掌握。「教高中的教師,通常都是高中舊制的經驗教師。我們較少調動新教師教高中通識,因為新學制需要累積成果,而合約制教師流動較大,因此大部分經驗教師,在高中既要照顧本科,為末代會考生的公開試作準備;又要應付本科新學制中的新課程,為新制考生文憑試作準備。令教師感到最痛苦的是,兼顧新舊制之餘,更要教通識。尚未把班主任、課外活動領隊等工作計算在內。」通識教師在(今日香港)生活素質欠缺什麼?犧牲什麼?我們可以從課室談起﹕教師安排學生分組討論議題——議題擬定需要備課時間——備課前需要篩選材料(包括時事、教育局示例或教科書資料)——材料篩選需要時間。可惜,學校未必為通識科安排備課時間;如果沒有備課時間,那麼幾個通識教師怎樣備課?他們幾時才會聚在一起?小息?午膳?放學?如果需要在這些「公餘」時間跟進學生紀律問題,這幾位教師幾時才可開會?晚飯?星期日?如果星期日是家長日或舊生日……我們可以想像﹕成為家庭支柱的教師,壓力有多大。

「現在,評改通識有點像評改作文。」每個學生也可根據已有知識發表個人意見,是很理想的。不過,新學制變相增加了每級學生人數,如果不增加教師人手的話,教師又怎樣評改學生的「作文功課」?教師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公民生活。「今日香港」,容易抑鬱的人,真的不適宜擔任教職。如果你是個男子,願意與一名容易抑鬱的女子結為夫婦,大概不會忍心讓她如此工作十多年。這不是通識議題,而是夫婦之道。至於黃志強剛才提到全球化「有時是祝福,有時是詛咒。」新學制何嘗又不是。香港前程似錦,還是前程似咁,還看教師「生活素質」何時才有提升的一天。

答﹕黃志強

任教香港華仁書院。回歸前,轉型為通識教師。刻苦奮鬥,三省吾身,鑽研通識教學逾十年,終於打通全身經脈,每天wisenews破萬卷。雖已告別自然科學,卻仍保持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繫﹕行山。

問﹕袁兆昌

千禧年高考生,曾挑戰高級補充程度會考(AS)的通識科,贏得視野,輸了成績。畢業後將勤補拙,寫滿一書通識事﹕《大近視》(點出版,2009)。現職﹕教科書編輯,兼任﹕寫作班導師。

文 袁兆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