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撤退空氣專家狂轟﹕ 政務官掌環保署不專業

撤退空氣專家狂轟﹕ 政務官掌環保署不專業


(明報)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05:10


【明報專訊】因抵受不住香港空氣污染嚴重、選擇退休離港的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系講座教授賀達理(Anthony Hedley),今早起航返回他闊別22年的英國 蘇格蘭 老家。臨行前,賀達理批評港府作風較回歸前封閉,主事環保和健康政策的話事人都是政務官,缺乏專業科學認知,導致政策推行一拖再拖。

賀達理接受本報專訪,以他過去20多年接觸環保署 經驗為例,批評近年主事高官都不是環保專才。「我不是針對任何人,只是不滿現行管治制度。我不明白,為何應由獨立學術人才負責的範疇,政府卻交由政務官控制。」

他質疑政府排除學者的晉升機會:「環保署主事的都是政務官,但他們不熟悉環境科學。90年代的環保署長聶德(Stuart Reed)和他的副手博修賢(John Boxall),他們不僅熟悉科學,而且懂得危機處理。」

政府作風較港英時代封閉

「不單是我,很多人都覺得,對比港英時代,今日的特區政府 作風較封閉。」賀達理舉例,80年代末,葵青區議會 主動向他尋求改善該區空氣污染,尤其關注學童健康。他於是從葵青區二氧化硫 排放量入手研究,計劃獲政府撥款100萬元,「如今,政府資助我們的學術研究,上限只為50萬」。

空氣污染指數 脫離世衛標準

他當年完成研究後,政府隨即配合限制出入該區的貨櫃車司機使用低硫柴油,結果錄得空氣二氧化硫含量於短時間內大減八成,區內小學生呼吸疾病明顯改善。

他又不滿政府的空氣污染指數量度準則,「完全脫離世衛標準,低估了嚴重性,誤導公眾」。政府早前就更新指數諮詢公眾,但賀達理炮轟,諮詢文件的建議並非百分之百跟足世衛,「在政府眼中,設立指標目的是『容易達標』,並非推動減排」。

他在2008年推出「達理指數」,計算空氣污染對港人的健康及金錢損失影響,「指數會繼續存在,不會因為我的離去而消失,稍後會加入能見度等更多資訊」。

環保署回應時表示,環境局及環保署的政務及專業職系員工緊密合作,並無人才流失。

明報記者 盧曼思

1 則留言:

  1. 環境局及環保署的政務及專業職系員工緊密合作,並無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我不太擔心。因爲這些專才也可以到環保機構和大學工作。但是,政務官掌環保署,我就擔心。不是環保專才掌管,那就是指部門最重要的不是真正的科學上的環保,而是政治。政府漠視了環保對市民的重要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