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通識試題未解決?

八折減價與雙語試卷


龐永欣,《明報》



(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

某百貨公司港島分店開張,頭4天在該分店購物可享8折優惠。顧客湧至,付款時店員卻說:「九龍總行已經關閉,港島店順理改稱『總行』。既然『分店』的前提已不復存在,我們有責任緊隨轉變,取消8折。」顧客悻悻然離開。

教育局在2006年曾向學校宣布,通識科頭4年將會有中英對照的試卷,考生可按題選用中文或英文作答。今年8月又向學校宣布,學生只可全卷選用中文或英文作答,理由是:「微調」已經生效,從此無分英中、中中,學校亦無需強行用英語教授通識科,「雙語試卷」的前提不復存在,考評局有責任緊隨政策轉變,取消該措施,這不算食言云。

回到百貨公司那邊去。店員還不慌不忙地向顧客說:「用平常心看吧,打個8折其實只會害你們買下不該買的東西;現在取消優惠才符合你們的利益。」

再回到「雙語試卷」去。課程發展處和考評局的發言人稱:「我們的試題是跨單元的,學校使用不同語文教授不同單元,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做法。以一種語言應考,才符合考生利益。」唉唷?2006年提出的政策原來並非「符合考生利益」的!教育局為甚麼現在才有所發現?談到學生利益,當局不是常說,學校比他們更接近學生,更了解學生的需要嗎?

這些事例都說明「通識科」的設計是如何疏漏。然而,對肯承認疏漏者還可以有多點信心,因為他明白不逮之處;強詞奪理者除令人憤怒外,就只會使人覺得連改進的希望也沒有了。



通識試題未解決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


新高中通識科最受爭議的地方之一,是考試題目和如何評卷。

數年前教育局為校長舉辦的通識科介紹會上,我曾指出,當時的模擬試題初稿,並沒有甚麼「知識」內涵,也看不出展示甚麼有價值的學習;得到的回應是:「謝謝意見,我們會把它改好。」然而,去年包括「穿舌環」等題目的模擬試題曝光,仍然備受質疑,有人問是否流於「吹水」,只考學生的「寫作」能力。今年五月作家陶傑受電視台邀請,試解答樣辦試題,答案由三位教師評改,二人評他「不合格」。單就陶傑的「答卷」內容看,不少人(包括我)頗覺精彩,並不覺得差劣或文不對題,他就是沒有答中擬題者的心意而已。香港教師的習慣是「見點給分」,要達至高效度和信度的「質性評分」,絕非容易。

官方回應傳媒的報導,就只是重申通識科的目標。公眾對試題的疑慮未釋之際,課程發展處新任總監張國華博士在七月撰文,說要「談談通識教育課程的幾個常見問題」,尤其是「家長」和「教師」都關注的問題,這當然令人有所期盼。然而,文章除提醒家長可以透過宣傳片和展覽來認識此科(稱這為家校合作!)、教師可以在網上資源平台取得教材外,對大家最擔心會出亂子的「課程」元素 —「評核」,卻隻字不提。

問題不談並不表示已解決。近日當局決定取消該科的「雙語試卷」,就引起怨聲不絕。對很多校長、教師、家長來說:通識科評核問題仍然存在,未解決!

13 則留言:

  1. 百貨公司的比方十分可笑。还要说是“符合你們的利益”,真的令人憤怒。

    ms1y 16 Matthew Lam

    回覆刪除
  2. Cliché: In liberal studies, a good anwer is not about which stance you stand for, but the sense in your stance.

    回覆刪除
  3. 我認為雙語試卷可能有好有不好之處,但通識試題最重要的是不要規限學生的發言,思想。容許他們去自由發言...有空間去思考。才能看得出學生的多角度思考等等...的技巧,從而去給分。

    MS1Y 謝梓珊

    回覆刪除
  4. 我認為,通識卷子應該給有不同傾向的人去改,跳水也一樣,也是眾多裁判給分的,因為如果一個人去評分會造成不公度,可能他喜歡某一個國家、某一種跳水方式等。所以我認為一份卷應該給起碼兩個持有不同意見、傾向的改卷者批改,這才是比較公道、公平。

    By the way, Matthew could you give some examples and truth to support your idea? Why it makes you angry and "amused" you? :) Thanks

    MS1_I (4) 陳恩諾

    回覆刪除
  5. 通識科要有共識,还有很多的条件要商量来达成一套"规矩"才行。


    MS1Y (36)

    回覆刪除
  6. 教育局早已在06年説考生可按題選用中文或英文作答,你現在才說要轉做學生只可全卷選用中文或英文作答,市民就當然會有很大反應。反正通識科的教學還是剛開始,學生都不太適應,就不要突然換卷。不然,要改就早點改,那就不會引起那麽多爭議。可是,我覺得還是原本的卷好。至於評核方法,我覺得應該用陳恩諾同學提出的方法。

    MS1Y 8

    回覆刪除
  7. 我認為改卷員不能只能只是見點給分,這樣會令得佷多人失分甚至只從大多數人的想法去想,從而失去自己的想法。



    MS1I(31)

    回覆刪除
  8. 回應雙語卷子的問題,我認同應該按題選擇語言。學生面對不同的問題,肯定有學生在看題后認爲用某些于言教容易回答的問題,例如要引用某些西方學者的理論,翻譯始終比本文差,一定有學生向以英文回答。可是,我們本來並不知道題目會是什麽。而且,現在部分英中、中中,教學語言有機會會改變。如果教通識改變,令學生在某些單元只會以某一種語言回答,按卷選語言便會令他們很麻煩。
    回應評審的問題,通識本來的意義是讓學生能夠有多角度的思考,可是限制學生的立場,便等於只讓他們從從一個圓形中的一半的角度想,不能向另一半想,不僅壓制了學生的思想,更限制了學生的能力的發揮。

    杜宏逸 MS1T 27

    回覆刪除
  9. 我認爲評核問題可透過讓多位評核員(5位以上)評核這方法來解決。

    MS1T(4)

    回覆刪除
  10. 點解講完可以雙語,又突然話只可以用一種語言,這樣會令到同學、家長等都覺得好疑惑,好混亂。

    回覆刪除
  11. 通識應是學生自已的意見,評核員如跟自己的立場來評,就對學生不公平。
    MS1V(14)

    回覆刪除
  12. 他们應该将整件事确定後才宣佈,这樣就不大机會會有混亂的情况出现。

    MS1V(15)

    回覆刪除
  13. 我覺得百貨公司的比喻很好,因為這個比喻令我更加明白政府的矛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