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當傳媒成了感官世界

陳智傑﹕當傳媒成了感官世界
(明報)2009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也許你無緣在上周到科大目睹周秀娜的芳澤,但假如友人與你攀談,沒有到過那場「解構周秀娜現象」座談會的你,大概也能談上幾句:周秀娜對答如何、在教授面前的表情如何。

沒錯,其實我也無緣親身參與那場座談會;但與你一樣,透過傳媒報道的片言隻語、剪接影像、加上幾篇評論文章,便在腦海拼湊了座談會的情景。已故美國 著名政論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以名句「我們腦海裏的圖畫」(Pictures in our heads)形容人們理解的所謂「現實」。在忙碌工作和生活處境的局限下,我們很大程度需要透過傳媒的資訊以至評論觀點,去理解我們日常生活圈子之外的「社會現實」:昨天曾蔭權 宣讀的六大產業有何詳情、「社會」對施政報告的評價、近來的「民情」如何與周秀娜是否在教授面前語無倫次等。

新聞價值 隨社會常識轉變

由於相信傳媒與公眾知情權、知識傳播、文教風氣及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社會一般都會對傳媒有若干「公共性」(publicness)的期望——提供多元開放、理性討論的公共空間、不受政治和財團勢力操弄、反映社會的核心價值(一些不證自明、並獲廣泛認同的「常識」)、不會傾側於個別利益集團。這些「公共性」的期望,就是「追求客觀、平衡報道、不偏不倚」等新聞價值和傳媒道德的論述泉源。

另一方面,當社會處境持續改變、大家的「常識」慢慢變化,傳媒的「新聞價值」亦會隨之轉變。香港傳媒自回歸以來日漸重視中國新聞、對中央領導人言行的評價普遍亦較回歸前正面、對台獨藏獨疆獨的言論亦較不同情。你可以批評這是傳媒「政治歸邊」、不再「客觀」的表現,但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民望大為改善、中國國勢日強、香港市民的民族感情日增、愈來愈關心中國國情、並有愈來愈多內地生活經驗等社會大勢的改變,都使現在的「新聞價值」和「客觀中立」,與20年前的標準未必一樣。

變幻原是永恒,新聞價值和客觀中立的標準隨著社會不斷變化的「常識」而轉變,是難以制止的趨勢。只要公眾仍對傳媒抱有「公共性」的期望——期望傳媒是一個開放、多元、能讓不同論述辯論、平等地交流的公共空間,社會便能維持其批判視角和敏感度。雖然如今香港社會對中國的認同感日益增加,但異見人士以至激進聲音仍有於媒體發言的機會,為公眾提供另類的中國論述;此外,在公民社會的努力下,「保育」這概念亦成功進入「新聞價值」的視線範圍,並漸成社會「常識」。

公共性變質 麻醉批判視角

當然,香港傳媒的光譜應否容下更極端的聲音,可以斟酌,但對「新聞價值」的最大挑戰並不在此,而是社會的「公共性」正在變質、慢慢地變為個人化的私密感情。

在傳播科技和傳媒行業的發展下,「公共性」正漸漸由一些超越個人感受、講求集體思辯交流的社會想像,演化為追求「曝光程度」(visibility)以至是「視覺感官刺激」的一種私密感情。以美國政壇為例,自從電視及媒體影像大行其道後,民眾對政治人物的衣著、表情、以至是小動作等隱私鏡頭的注視,甚至可能多於其政策綱領的文字陳述,「政治化妝術」等著力「打造政治新型人」的專門行業亦應運而生。結果,民眾慢慢備受政治人物帶來的視覺感官影響,並把由此對政治人物所產生的私密感情,投射於相關的公共事務。這現象不但讓電視新聞加倍注視政治人物的個人形象,就連報章的「新聞價值」也受到影響,漸漸關注政治人物的「陰私醜聞」等能帶給讀者「感官刺激」的題材。

最近的甘乃威疑似求愛事件,「輕取」早前「紅極一時」的「總辭」,成為政治新聞的大熱議題;有泛民中人亦坦言擔心「甘威事件」會影響社會討論泛民總辭的氣氛。姑勿論「甘威事件」可以「威」多久,但至少說明追求「陰私醜聞」等感官刺激,是傳媒「新聞價值」的一部分,而且其「新聞價值」不一定遜於「總辭」等爭取早日普選 的公共論述。另一方面,香港市民把對甘乃威事件的個人感情,投射到詮釋泛民總辭的公共論述,亦不是天方夜譚之事。

當然,公共論述不一定要排除感官刺激——「鬼馬」的陳述手法、激烈的情感表達和肢體動作,也能喚起公眾對公共事務的關注。但當感官刺激成了爭取於公共空間「曝光」的「指定動作」、傳媒的新聞價值認同了「新聞」是要有感官刺激的元素、公眾也習慣了看感官刺激的傳媒呈現,感官刺激相對不足的論述和事情:深刻但「悶」的文章;位處社會邊緣、但相對「故事性不足」的弱勢社群,還能於公共空間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嗎?在傳媒慢慢成為充滿刺激的感官世界,受眾的情感習慣暴露於天天新奇的刺激下,社會的批判觸角亦難以保持敏銳——一旦爭取普選的運動,再沒有「總辭」般能牽動市民注意的「感官刺激」,相信它又會被其他「感官議題」蓋過,慢慢淡出社會所關注和思考的範圍。

我不想把公共空間變得沉溺於感官刺激的狀態完全歸咎於傳媒——這是值得整個社會,當然包括傳媒,一起好好思考的問題。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延伸閱讀

本文取材自城大專上學院與新力量網絡合辦的「通識及公共事務課程」,有興趣者請瀏覽:www.synergynet.org.hk/b5_m9_detail.php?id=6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